首 页 大家风范 作品展示 艺术评论 艺术动态 屠美如 喻 慧 贵宾留言
 
·江苏喻继高艺术基金会简介...
·时空·流痕
·人民艺术家——喻继高
·喻继高作品市场行情走势
·喻继高的工笔花鸟画艺术
·我省评出十大中华文化人物...
·公告三
更多>>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高贵与平易(一)
·高贵与平易(二)
·高贵与平易(三)
·高贵与平易(四)
·高贵与平易(五)
·高贵与平易(六)
更多>>
 
·喻继高给社会各界人士的一...
·拍卖信息链接
·2007年12月28日北京奥运会...
·2007年12月28日北京奥运会...
·2007年12月28日北京奥运会...
·2007年12月28日北京奥运会...
·2007年12月28日北京奥运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艺术动态 > 艺术活动 > 艺术活动
 新闻报道艺术活动艺术品信息爱心奉献基金会  
漫漫丹青路 悠悠岁月情
[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2008/9/8  阅读:10584]

喻继高从艺五十周年艺术研讨会在宁举行
      9月13日下午,喻继高从艺55周年艺术研讨会在南京古南都饭店举行。省领导等出席了研讨会,来自美术界、理论界、知识界、新闻界以及喻继高亲属好友约200人参加了研讨会。
喻继高,当代工笔花鸟画大家,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他1932年生于江苏铜山县,195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57年参与筹备并调入江苏省国画院。其作品繁盛充盈、精巧秀丽、光彩照人、泱泱大度、曲高和众、雅俗共赏。曾参加全国第三、六、七、八、十届美展,并被国家入选参加众多的国际性展览。分别在北京、广州、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个展,联合国文委会颁发奖状表彰他在中国传统画上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贡献。此外他还为中南海、国务院、天安门楼厅、钓鱼台国宾馆、国家主席办公室、全国政协等重要场所绘制了多幅巨制。著有《喻继高画集》、《喻继高工笔花鸟画集》等30余部。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与田世光并称为工笔花鸟画界的双璧,享有南喻(继高)北田(世光)的美誉。
      这次感想讨会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新华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协办,《南京晨报》承办。如此高规格的艺术研讨会在江苏还是首次。
研讨会由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宋玉麟主持。来自北京、南京两地的著名理论家孙克、马鸿增、周积寅、左庄伟、丁涛等人纷纷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喻继高作品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对喻继高从艺55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对其在继承发扬传统绘画方面作出的贡献也作了充分的阐述。
      漫漫丹青路,悠悠岁月情。虽然时间的脚步匆匆跨过55年,喻继高先生已有75岁高龄了,但他创作激情不减,每日笔耕不辍。悬挂在研讨会的巨幅作品《莲花赋》为其近作,受到众多与会者的赞赏。喻继高表示,半个世纪以来,大家的鼓励一直是自己创作的动力,今后将一如既往,继续创作出更新更美的作品,献给广大观众。
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贺电
  欣闻“喻继高先生从艺五十五周年艺术研讨会”隆重举办,我谨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喻继高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喻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喻先生承院体之风,以造化为师,以生活为源,形成了繁盛充盈、典雅秀丽、雍容豁达、泱泱大度的艺术风格,成为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界的代表性人物,为祖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此喻先生从艺五十五周年之际,召开艺术研讨会,回顾、总结喻先生丰富的艺术成就和经验,很有必要。对于促进江苏文艺事业的繁荣、促进、江苏艺术家的成长,加快江苏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我因在北京学习,不能亲自参会,特写信以示祝贺。
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喻先生健康快乐,艺术成就更上一层楼。        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
南京大学贺信
尊敬的喻继高先生:
欣闻举行先生从艺五十五周年艺术研讨会,特致电祝贺!
先生作为我校杰出的校友,驰骋艺坛五十五载,画作斐然可观、雅俗共赏,风格典雅秀丽、雍容豁达。先生以真挚之情赋予传统绘画勃勃生机,以精湛技艺将中国绘画推向世界舞台。
愿此次研讨会能汲取先生的艺术经验和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祝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先生艺术之树常青!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校长易红贺信
尊敬的喻继高先生:
值此七十五华诞暨从艺五十五周年艺术研讨会之际,我谨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去年,您应邀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为师生传道解惑,您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我校师生深受裨益。长期以来,东南大学的发展得到了包括您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今后,我校的建设,尤其是艺术学科的建设,诚挚地希望得到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帮助。
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您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东南大学校长 易红
著名画家冯大中贺电
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并转喻继高先生:
时值秋高气爽,大地丰收之季,欣闻喻继高先生从艺五十五周年研讨会于宁召开,作为喻先生忘年相契老友,谨表最诚挚的祝贺!
先生为中国当今工笔画学界之巨擘,于侪辈诚有风华儒雅之高望;于后学更是学邃功课之懿范;于国家实为民族精英之代表;余不胜钦敬!
  欣值先生之盛举,遥天恭祝其成功。并致先生与家人幸福,安康,快乐。    辽宁本溪市文联冯大中敬贺
 
美藉著名画家 李山贺电
喻继高先生:知研讨会即将举行,甚为高兴。因故不能出席,深为个人失去此一学习机会而感到遗憾。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李山
  9月13日,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协办,南京晨报承办的“喻继高从艺五十五周年艺术研讨会”获得了圆满成功!
“研讨会”盛况空前,除了南京本地的专家学者外,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合肥、苏州、徐州等地的嘉宾,许多因故未到的领导、嘉宾也发来贺电,对喻继高先生的艺术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现选登研讨会发言。
著名理论家高度评价喻继高
 
孙克(著名美术评论家):
一、 改革开放之后,工笔重彩画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北京有潘洁兹、刘凌沧、黄均、俞致贞、田世光、蒋彩频、林凡;南京以喻继高为首,包括刘菊清、李长白诸先生;湖南陈白一;浙江徐启雄,为工笔重彩争得一席之地,其后在中国工笔画学会的带领下,全国工笔画有了重大的进展,如今已是中国画的半壁江山,代水墨而居上之势,大大改变了中国画坛的结构、面貌。喻继高对当代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
二、 喻继高先生的花画艺术,继承了陈之佛工笔花系的经典传统,以清新秀雅为特征发展了自己的艺术,并得到广大人民的重爱。南北方工笔花鸟,于非、陈之佛各有千秋,同时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复兴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南方的陈先生秉承南人秀雅清淡的地区性,明显有较高的文化属性,这与南方文人艺术与文化传统较北方深厚有关,所以其花鸟艺术重意境、意趣,清新秀雅而远离浓艳。继承了宋人工笔花鸟中清雅一路及恽南田文人没骨花卉写生的内在精神。
相对看,北方花鸟画自于先生之后,有较明显重功力技法、重骨力、重形式,色浓力重的倾向,世俗性增加,其文化内涵明显不如南方。
三、 人品和艺品的高度统一。喻继高先生的为人,在北京乃至中国画界,广为人知,为人们所称道,在艺术上追求“在高雅格调下的雅俗共赏”。他的艺术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深厚,造型优美,意境邃雅,技法高超,雅俗共赏。
 
张继馨(省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苏州美协名誉主席):
喻继高的工笔花鸟画的确代表了我们南方的特色,秀丽、典雅,我仔细看了他的作品,继承了陈之佛,又有自己创意,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他创作的题材代表了他自己的思想、气质,他画的花、鸟、荷花、鸭子,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他本身的品格,这是每一位画家或多或少都要具备的,体现自己的性格,刚才大家评价他是南方的中国工笔花鸟画的领军人物,他是当之无愧的。
 
周积寅(著名美术评论家):
喻继高先生得陈之佛真传,风格典雅秀美,较其师更具现代审美倾向。画家妙悟所致,将浓艳富丽与典雅秀美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结合起来。先生不仅有高超的艺术,更有其高尚的人品。他为人正直、笃厚,以助人为乐。多年来,他为社会为家乡捐款捐画不计其数,做了许多好事、善事,却从不张扬。其艺术成就不仅在当今江苏花鸟画坛独占鳌头,在中国花鸟画坛亦属领军人物。
 
左庄伟(著名美术评论家):
喻继高的艺术无论在题材和选择和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更加贴进时代和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更加体现人民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格外富有真实,高洁和完美之意境,他的艺术是中国盛世时代精神和人民大众幸福理想的精神体现。喻继高所创造的工笔花鸟艺术形象完全来自生活之中,是党和人民养育了他,哺育了他的艺术,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创造实践经验和成就将载入中国美术史册。
 
丁涛(著名美术评论家):
1. 喻老的艺术理念和方向。喻老坚信艺术作品要服务于群众,好与不好应由群众裁决。2. 喻老的艺术道路和实践。选择走工笔花鸟画创作的道路,喻老义无返顾。3. 是喻老的艺术价值和定位。在当今艺苑,其艺术,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积极的影响。在江苏这方文人荟萃的沃土上,喻继高领军人的地位显然是确立无疑的;放眼于全国,他也无愧于位在领军行列的出色画家称号。
 
黄鸿仪(著名美术评论家):
陈之佛先生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工笔画而作出了很艰苦的努力,喻继高老师继承了这一点,从中可看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的伟大。
  今年是陈之佛老师诞辰110周年,我们看到陈之佛老师的高足喻继高先生的成就,就更应该对陈老的艺术加大深入地研究。
  喻继高先生不仅在绘画上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对江苏国画院的创建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许祖良(著名美术评论家):
一、喻继高先生是当下江苏工笔花鸟画创作的领军人物,也是当下全国工笔花鸟画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是基于他对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以及对陈之佛开拓的南派工笔花鸟画更优秀传统的承传;2. 是基于他自我工笔花鸟画创作风格的形成;3. 是基于他对当下江苏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深刻影响和巨大推动。二,应着力于对他工笔花鸟画审美风格的深入研究。他创作的审美风格鲜明地表明那种典雅之美、清丽之美和时代之美。
 
张华清(省美协副主席、南艺教授):
  我想讲对喻继高的艺术和人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的定位,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喻继高先生应该定位在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师。因为我们上一代的大师已经离我们去了,现在还活着的人,当代工笔画界,像喻先生这样的人,应该是一个大师。
回顾这50年来中国艺术走过的道路,有些年轻人不了解历史。认为解放后没有大师,徐悲鸿他们都是解放前的,我觉得他们太不了解历史了,从喻继高先生的工笔画来看,作为当代的工笔画大师,有这么几个特点,1. 他继承从唐代以后我们工笔画的特点,也继承了他的老师陈之佛先生的绘画特点。陈先生在世时与我们交谈很多,他除了传统的笔画之外,又吸收了日本画的好的东西。我们从喻先生的作品中,有很多他老师的影子,但是他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继承了老师的传统,又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吸收了民间艺术特点,所以形成了今天这样的风格特点。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有他自己的创造,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所以他的艺术是有典范作用,可以称得上大师作品,他是工笔画的领军人物,他才是真正的大师。2. 称他是大师是他的艺术不仅专家肯定,还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他在上世纪70年代时,虽然在左的影响下,但是喻先生出版的画,在广大的群众、农民、工人中间都非常受欢迎,现在就更不用说了。说明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广泛的影响力,如果人们不喜欢你的画,你就成为不了大师。3. 称他为当代工笔画的大师,喻继高先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有思考、有理论,有很高的民族文化的素养。称大师主要体现在文化素养上,而不是笔墨技巧,他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有个性的艺术天地。4. 喻继高先生的工笔画在全国带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喻先生热心教育,在南艺恢复高考后,当时我看喻先生的工笔画非常好,邀请他在南艺开课,他非常热情,非常主动教学生,所以他在工笔画派中做出了很大贡献。5. 喻先生品格高尚。来自劳动人民,时刻不忘劳动人民,作为大师时刻关心劳动人民。通过很多事例都能说明喻继高对人非常忠厚,传统品德在他身上处处都能体现。在他心中装的是艺术,艺术又是为了人民,中国绘画的画品、人品在他身上统一起来了。喻先生的画在国外也受到欢迎,就是因为他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的特点,喻继高先生在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特别是工笔绘画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称他为大师,我是非常赞同的。
 
张剑华(徐州国画院):
  喻老作为文化现象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撞击出的。我们知道喻老师生于徐州,启蒙于徐州,学成于南京,艺成于南京。徐州是孔子的故乡,也是老子的故乡,在这两位贤者思想光辉的教育下,喻老的成功是这两种文化的融合,陈之佛先生说过:“画不但要有才气,还要有圣贤气。”喻老绘画中便透出上述中的两种文化气息,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他的巨幅创作中,喻老的生地是铜山喻庄,这里的水土肥美,民风淳朴,喻老的父亲是一位可敬的老人,他曾向我讲述儒家的优秀代表人物的故事以及他本人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故事;喻老的母亲是一位具东方伟大母性的老人,我曾多次听她背诵富有教育意义的民间的唱词,喻老的童年生活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浓郁的环境,正是他步入社会的道德基础和人文基础。
 
徐湖平(原南京博物院院长):
  喻继高先生是我尊重的长者之一。我和喻继高先生神交已三十多年了。大家都看到了南京晨报上刊出的文章《高雅的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年他出版《荷香鸭肥》这张画,一共印了48万张。我们那时候江苏省一共有多少人呢?有6千多万人,也就是十几万家庭。所以这个量是非常广的。它为什么受欢迎呢?就是因为它体贴民心,体察社情。满足广大人民大众对艺术的需要。可见它的艺术深入人心。这样的艺术家才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上世纪70年代末,他在文革动乱中抢救出一批国宝,真是功德无量。在那个年代,他能把这批国宝送到最能体现它价值的南京博物院收藏,更能说明我们喻老的先见之明。南京博物院至今还收藏着傅抱石先生的画近三百张。
  喻老先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所以我们艺术家应该把“德”放在首位。文章道德,道德文章。艺术家的作品就是文章,文章道德,天下第一。喻老先生既有大家风范又有长者风范。他的威信,他的内修,任何人都比不上。所谓的大家风范,所谓的巨匠,就是像他那样。今天的会开得很好。省文化厅,省文联和新华日报社三家主办。我们江苏省是文化大省。有很多艺术家。在年轻时,在中年时,我们就通过各种舆论给他们宣传。给他们创造一个天地。
 
母校为喻继高骄傲
 
施建军(南京大学副校长):
  首先代表南大的全体师生向毕业于我校的喻继高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我崇拜喻继高先生的艺术,他早年毕业于我校,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他以传统的感情赋予中国绘画,给我们以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给我们很多艺术的熏陶和感动,作为我们的杰出校友,我们感到非常的自豪。
我们就是要造就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南京大学的奋斗目标,希望喻先生能够经常到南京大学指导艺术学院的学生。艺术教育在南京大学中断近50年,我们近50年没有毕业一名艺术专业的学生,我们近50年也没有艺术学科,南京大学培养了几万学子,但他们缺乏艺术熏陶,缺乏美的熏陶,缺乏审美情趣。缺乏审美情操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大学。这几年来我们开始陆续恢复艺术教育,我们成立了“吴为山艺术雕塑研究所”,成立了“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我要将很多在座的艺术大师请到学校,做我们的兼职教授,请大家来帮助我们加强大学的艺术教育,我认为像南京大学这样的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科学,重要的是传教人文精神和文化的熏陶,而这种人文精神的弘扬,艺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我们希望喻先生能够继续关心、支持母校的艺术教育。
 
易红(东南大学校长):
  今天非常高兴能代表东南大学来参加“喻继高先生75华诞暨从艺55周年艺术研讨会”。刚才施校长讲了喻先生是南大的校友,实际上还应该是东南大学和南师大共同的校友。
喻先生应该还记得在我们东南大学学习的经历,喻先生也是我们东南大学杰出的校友,我们广大师生对喻老先生非常敬重。我们去年聘请喻先生为我们的兼职教授,给我们师生做了很好的讲座,大家对喻先生无论是艺术上的造诣还是他的为人,师生们都非常敬重,喻先生待人非常诚恳。
我们已成立了艺术学校,我们有全国第一个艺术学博士,所以艺术教育领域十多年来一直在加大工作,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杰出校友,我们的卓越艺术家喻先生能够继续关心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我们艺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希望能常到学校去指导、去教导我们的学生,希望能够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和帮助,也诚挚地邀请在座的各位艺术家,能够到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去指导工作。
 
李向伟(南师大美院院长):
  我20多年前就知道喻继高的大名、拜读过他的画。我从喻继高先生的传记中了解到,喻先生青少年时期的勤奋苦读,体现了他少年时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他对傅抱石先生、陈之佛先生的深情回忆,表现了他铭记师恩的拳拳之情、深厚的感情,在文革动乱年代,他不顾个人安危,抢救傅抱石先生的作品,显示了患难中的道义真情,而且对国家保护了价值连城的作品,作出了重要奉献。
喻先生坚持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创作道路,创作出了一大批曲高和众、雅俗共赏的精美作品,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艺术家。喻先生屡次为党为国家承担了重大的创作任务,显示高度的责任感和艺术奉献精神,而且喻先生对家乡的人民深情厚意,多次捐资助学,对社会各界慷慨解囊以此来报答人民和社会。
喻先生是我们中国当代杰出的名家之一,喻先生是我们南师的骄傲,从我个人来讲,喻先生是我的校友,是我的前辈,是我尊敬的师长,学习的榜样,虽然不忍心打扰他,但还是想表达一下心情,希望喻先生有时间抽空到我们学校开办讲座。祝他艺术长青。
 
喻老对省国画院建设功不可没
 
宋玉麟(省国画院院长):
喻老师是我们画院的元老,第一批入画院,同时也是画院的老领导,喻老师也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我从小在画院长大,一直得到喻老师的关爱,可以这样说,画院的创立、筹建和不断的发展和成就都浸润着喻老师的努力的心血,我们都知道,画院过去在傅抱石先生、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还有林散之先生、费新我等几位老先生的创建努力之下,使我们江苏国画院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我们画院有今天,也与这几位老艺术家分不开,今天我可以这样说,在这几位老先生谢世之后,喻老师实际上是我们院当之无愧的艺术代表,根据他所取的艺术成就,不但是画院的杰出代表,也是画院学习的榜样。
近十年来,喻继高老师的艺术越来越炉火纯青,他的影响在国内外越来越大,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也越来越多,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如果我们今天授予喻老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我想喻老师当之无愧,喻老师在工笔花鸟画创作方面的成就,大家作了分析,我完全赞同,他这个年龄才刚刚开始,随研究不断深入,喻老师的工笔花鸟画的成就和贡献,将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非常高兴地看到他身体还是非常的不错,在喻老师从艺55周年之际,我代表江苏国画院祝喻老师身体健康,艺术长青,生日快乐!
 
卢星堂(著名山水画家):
  我很幸运,1959年夏,我21岁就进了江苏省国画院深造。喻继高老师是画院里最年轻的画家,他仅大我六岁,当时他正在协助他的老师陈之佛先生为首都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绘制巨幅《松龄鹤寿》图。
大家都知道,喻老师是筹建画院走访和落实调进老画家的建设者之一,从那时起,他一直为画院建设和发展而努力工作。我记得,那年周总理陪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南京时,喻老师就接待了随访来的陈毅副总理,汇报和畅谈了画院第一期学习班的情况,陈副总理还说,三十多个学员是少了点,但只要能培养出一二个成功的画家,就是成绩很大很大的了。几十年来,他牢记着陈副总理的话,在文革中,画院被撤,他就与分散到各地的学员保持着联系。我当时下放在扬州,虽然他画花鸟,我画山水,但他一直关心着我的成长,只要有重要的展览活动,他总鼓励我积极创作参加。在70年代中期,钱松岩先生因年龄关系,双眼皮常垂下去,作画时要用左手指撑着,喻老师就考虑,钱老真正老了,需要有人来接班,为此,他多次写信和去扬州找我谈,争取得到扬州的支持,要让我调回画院,我就是在这样的老师们的关怀下,于1981年归队回到画院,继续向钱老等老一辈山水画家学习和创作。
喻老的工笔画半个世纪来,真如李瑞环同志所说的“全国第一,是国宝”,他又为画院的建设与发展数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应该说他是无愧为目前江苏画坛的领军人。
盖茂森(著名人物画画家):
我认为喻继高先生有三个贡献:1. 参加江苏国画院的创建,喻老是老一辈中最小的,是我们这一辈中最大的,他的一举一动也影响着我们。2. 江苏国画院能辉煌到今天,喻老起了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3. 喻老敢于直言,原则问题非常清楚,起了一个表率作用,他用实际行动带动画院的一批画家。他的画品、人品是一致公众的,大师、大家、艺术家、杰出、伟大,领军人物,我认为这些称呼根本不过分。
 
贺成(著名人物画家):
  喻老师75岁了,看上去像57岁,从他的身体面貌,作品都能看出一种艺术家的朝气,他一个月之内就创作了这张大画,以及他后面的一些计划,这对年轻的画家也是一种激励,在全国来讲喻老师的艺术是当之无愧的。我和他都是徐州人,他的工笔画这么耐看、典雅,艺术层次很高,可以从几方面说:1. 他选择了这个艺术,在当今这个时代,真正好的艺术品是经得起推敲的,而不是过眼即逝的东西。2. 关于艺术的主张、艺术的观点,大问题当仁不让,针锋相对。江苏是比较活跃的一个画坛,因此论点比较多,他始终非常清醒。关于对江苏画派的传承、贡献,他起的作用是别人所不能够替代的。3. 他这个年龄段艺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这就要强调他的艺术的特点、特色。在70年代画《荷香鸭肥》时,就已经显现出他的艺术特色。祝他的工笔画能画到90岁、100岁,都可以使他的青春永驻,艺术更加辉煌。
 
喻老是江苏工笔花鸟画派领军人物
 
马鸿增(著名美术评论家):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江苏中国画创作在全国异军突起,实际上逐步形成了两个画派:一个是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山水画为主,人物画为辅),另一个是以陈之佛为首的江苏工笔花鸟画派,这个画派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为开创期,70年代后期以来为拓展期。
陈之佛开创画派之功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艺术观念。二是艺术语言。三是发现和培养人才。喻继高是他晚年最得意的弟子,还有陈修范、李有光、李长白、刘菊清,这六位画家构成了江苏工笔花鸟画派的基本阵容。陈之佛开创了江苏工笔花鸟画的一代新风,但不幸于1962年英年早逝,年仅67岁,在他之后,喻继高逐渐成为领军人物。由陈之佛开创的江苏工笔花鸟画派,新时期以来在喻继高的带领下,已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下的一支生力军,与于非开创的北方工笔花鸟画派,并峙称雄。
 
孔六庆(南艺教授):
  喻老从艺的55年是对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艺术的积极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55年。
工笔花鸟画的深厚传统具有经典意义。唐宋时期的辉煌成就形成了第一次高峰,明代的“隆唐宋”国策使之再次取得辉煌成就形成了第二次高峰。不过,明代中期国力衰退开始了工笔花鸟画的衰退。直到北京于非、南京陈之佛起来才又开始了复兴。陈在60年代初去世,其后继承发扬陈之佛的,主要是喻继高、陈修范、刘菊清等,其中喻继高先生最为杰出。
从陈之佛到喻老,是现当代中国画坛的盛事,更是江苏画坛的盛事。工笔花鸟画第一次高峰时,江苏地区有五代徐熙,这位在画史上第一个“落墨”于“汀花野竹”所创的野逸风格。第二次高峰时的明代永乐边景昭,应是在南京最早成为工笔花鸟画大家的一位。第三次高峰陈之佛是在思想感情的人民性、艺术追求的适俗性、画法技巧的革新性三方面独标了创造精神的代表,喻老是陈之佛之后使工笔花鸟画持续深入发展的重要代表。“江苏工笔花鸟画派”一直在有声有色地发展,因为除了陈之佛风格外,还有互补性的李长白风格。喻继高,是现在工笔花鸟画的总领军人物,在喻老领军之下,江苏还有一个完整的工笔花鸟画中青年画家队伍,他们的工笔花鸟画在画法的总特征上,保持了传统灵秀气息的江南特色。像喻老的画轻松美丽的色彩布局,生动自然韵变的积水技法,就是江南灵秀气息特质的流露。马鸿增先生提出“江苏工笔花鸟画派”,无论是中国绘画史研究,还是江苏打出文化品牌,其深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陈培光(江苏花画画研究会会长):
二十年前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成立,喻继高先生就是我们的名誉会长。他一贯关心、支持研究会工作,在关键的问题,给予正确指导,指明方向,不走弯路,在具体工作上又给予大力支持。他不愧为江苏工笔花鸟画派领军人物。我可举几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几年前全国热点讨论,笔墨等于零还是不等于零问题。2000年11月在我会召开的一次创作研讨会上,喻老讲:“你的艺术劳动笔墨也好,色彩也好,能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这就是底线,如果群众喜欢你的作品,就不等于零,如果你那个笔墨一塌糊涂,什么都表现不出来,群众不要看,这才是等于零,我们的底线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我认为喻老这个见解很精辟,他把属于笔墨的技术问题,提高到艺术为谁服务来看待。现在讲多元,但坚持党的先进文化方向不能动摇。喻老给我们指明创作方向。
2002年3月我会召开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60周年创作研讨会。他对画界一股否定传统的奇谈怪论也是旗帜鲜明地给予批驳。
喻老不仅在思想上给予指导,而且在具体工作给予关心和有力支持。2004年为迎接全国十届美展,指导研究会搞了二次工笔画草图观摩,他对每幅作品认真看,分析、指导使从外地盐城、连云港来的作者很感动。喻老并且从外地搞到一批有色的熟宣送给作者,大家深受鼓舞。今年4月我会换届,他得知我会经费困难,就主动捐赠五万元给研究会作活动经费。昨天南京晨报聘请他担任“书画名家”专栏顾问,赠送给他一万元礼金,他又将它转送给我会,说明他处处想到江苏花鸟画事业,我们有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作为领军人物,是江苏花鸟画界的福气,江苏花鸟画大有希望,明天会更好。
谈到喻老的艺术成就,就必然联系到江苏工笔花鸟画派议题。马鸿增首次提出“江苏工笔花鸟画派”的论点,很及时,很必要。现在许多地方提出“打造”什么派,而江苏工笔花鸟画派不是“打造”,而且客观存在。
  所谓派不是一个人,应该有几个人以上,而江苏是一个群体。艺术上有一个共同追求,画风又不是千篇一律,画派活动时间不是短暂几年,而是延续几十年,所以号称江苏工笔花鸟画派是站得住的。
  提出画派有什么意义?对画家而言是回顾,总结。肯定应该肯定的东西,肯定是为了提高,发展。对领导而言,是让领导了解自己的家底、资源,对建设江苏文化大省多了一份本钱。
  马鸿增提出“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江苏中国创作在全国异军突起,形成两个画派,一个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另一个以陈之佛为首的江苏工笔花鸟画派。”为什么前者名声大,后者影响不大。什么原因?引起我的思考。我认为:
  (1)当时大环境对花鸟画不利。花鸟画被定为不能为政治服务的画种,这根琐链对花鸟画束缚很厉害,因此各级组织、各种展览限制花鸟画的发展。山水画的境遇比花鸟画好。
  (2)开宗人物陈之佛,于1962年比傅抱石早三年离开人世。这是花鸟界的不幸。傅抱石依托画院一批创作首干,搞了一次二万三千里写生,出了一批作品,又在北京搞“山河新貌”画展;奠定了新金陵画派的影响。而陈之佛在院校,创作条件不如画院,1962年文艺政策刚宽松时,他又离开了人世。是喻老举起陈之佛大旗,和几个对工笔花鸟画有志者埋头创作,坚守阵地,但总体力量单薄。是改革开放迎来花鸟画的春天,江苏工笔花鸟画也随着蓬勃发展,喻老取得娇人的成绩,同时出现一批中青年姣姣者,在全国美展中屡屡得奖,陈之佛开创的画派得以开花结果。人们已看到这个画派的屹立。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成绩在人们印象中是单个的、孤立的、分散的,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形象。这方面还有待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做工作。通过总结,提高整个江苏工笔花鸟画派的创作成果,通过宣传,使江苏工笔花鸟画派产生更大的效应。
喻老是全国工笔花鸟画界杰出代表,希望他带领江苏工笔花鸟画这支队伍,争取在全国画坛占一席之地。
  
高云(省文化厅副厅长、省美术馆馆长):
今天各位发言表现是学术的主张和见解,我也深受启示和教育,各位给了喻老很高评价,尤其是人品,和艺术,我深为喻老感到高兴,我们画画的,做艺术的,能得到这样评价,是非常不容易的,我想喻继高先生是人品与艺品高度统一的,他各方面都非常有成就的,具有非常影响的,当代的著名的花鸟画大家。
  喻继高先生是江苏画坛的领军人物,是人民艺术家,我想这是综合大家的话对他是一个评价,我想也正是因为喻老先生他的人品,和艺术的影响,和人格的魅力,我们在今天召开了一个很隆重的艺术研讨会,以及晚上的庆祝会,这次由三个单位联合主办,有6家艺术团体协办,由一家媒体承办,这种形式在江苏或许是第一次,这样做主要是鉴于我们喻老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开这个座谈会不仅是为了庆贺喻老,祝福喻老,也是江苏美术事业发展的需要。今天通过庆贺喻老从艺55周年和75周岁生日我希望江苏美术界都要向喻老学习。
  我提出“三实”,1. 做人讲实诚,2. 做学习要实在,3. 作画要凭实力,这就是要向喻老学习的三实,希望在座的每一位画家都要向喻老学习,做到“三实”,希望我们都来杜绝浮躁要安于创作,用心创作,以创作出名,以作品来说话,以作品来证实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像喻老那样以真才实学,以及口碑成为大家评说中的“大家”。
  我想江苏有喻老这样的学术领头人,有在座各位和全省美术家的共同努力,江苏美术界就一定会老中青画家全面涌现,各画种创作全面繁荣。
章剑华(省文化厅厅长):
这次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喻继高曾受教于陈之佛先生,其画风既秀丽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喻继高先生是当代工笔花鸟的领军人物,他为江苏美术界赢得了荣誉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望。喻继高先生的艺术生涯已跨过了半个世纪,喻继高先生年龄已跨入了古稀,喻继高先生艺术水平更是跨越了新的高度。
高以俭(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在祝贺喻老75岁生日宴会上讲话:
喻继高先生从艺55周年,正像李瑞环同志写给他的条幅是“一片真情寄丹青”。
他对时代浓浓的热情、对祖国深深的钟情、对父老乡亲民群众款款的深情,对艺术追求涓涓的痴情。他是一个多情多义的大写的人。
喻继高先生在研讨会上致答谢词:
  今天是隆重的研讨会,这样一个隆重的过生日的祝寿会,在我一生当中还是第一次。我深深的感动,深深的激动。感到我这一生很幸运。党给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人生道路。我的恩师在艺术上给了我很多的教育。在南京,在美术界,各界有这么多的领导关怀。从中央领导到省市各方面领导朋友美术界的朋友在我成长的过程中都给了我各方面的帮助。我们著名的徐医师非常关心我的健康。我们公安厅长,副厅长非常关心我的安全。各界朋友也在艺术上给了我很多的鼓励。
  我有广大的领导,人民群众给了我热烈的支持使我在艺术上有一点成绩,大家又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我实在感到受之有愧受之有惊。我更应该很好的努力,遵照中央领导,省市领导的指示,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把我们祖国最优秀的文化传统很好地继承、发扬下来。广大人民群众这么热爱艺术,我就想到各界英雄人物对祖国建设做出这么大贡献。我们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能做什么?要把艺术贡献给人民,更好地去努力,去创作,向大家学习。谢谢!领导!谢谢广大亲朋好友。
 
 
(以上内容为应稼昌、倪洁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背景:
  今年是江苏工笔画年。为纪念工笔画大师陈之佛先生诞辰110周年,江苏省美术馆9月份将举办工笔画展览。江苏省美术理论界乘此东风,首次刮起江苏工笔花鸟画派的旋风,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撰文《论“江苏工笔花鸟画派”》,阐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江苏中国画在全国异军突起,逐步形成了两个画派:一个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另一个以陈之佛为首的江苏工笔花鸟画派。
  “江苏工笔花鸟画派”以20世纪70年代为分水岭,之前属于开创期,之后为拓展期;陈之佛开创了江苏工笔花鸟画的一代新风,1962年陈老仙逝,弟子喻继高毅然担起弘扬工笔花鸟画的重任,逐渐成为领军人物。在喻继高的领衔下,江苏工笔花鸟画有了新突破,弟子中张德泉、李大成、喻慧等是最具成就的代表。
  喻继高是最早步入中南海作画的画家之一。从1959年至今,喻继高前后陆续为中南海、国务院、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国家主席办公室和接待大厅绘制了《牡丹群鸽图》、《松鹤长春》、《六鹤同春》、《春色》、《莲花颂》、《梅鹤迎春图》、《春满神州》、《苍松瑞鹤沐朝晖》等巨制;他的作品还被省、市政府作为珍品赠佳宾,2002年赠给香港特首董建华,今年又赠与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他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荷香鸭肥》深得群众喜爱,经单幅画出版,第一版印行48万份就被售购一空……
       喻继高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国家需要、百姓喜爱。鉴于此,南京晨报名家专访工作室专程采访了喻继高先生。
时间:2006年7月28日下午
地点:圣味楼酒店
开场:
       南京是“博爱之都”,与喻继高先生谈起今年春季连战来时,市政府用他的工笔画相赠,表达了两岸人民一个中国的共识和相互祝福的美好心愿。我们说:“喻老!上小学时,你就把‘孙中山的遗训’背得透熟,这么多年都没忘记,能否也让我们见识见识。”喻老非常自信地哈哈大笑,立马就背了起来:“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采访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以下人名:喻继高简称为喻,应稼昌简称为应,倪洁简称为倪)。
应:邓小平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提到:“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今以此为题,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你的绘画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首先请你谈一谈从艺经过?
       喻:爱美是人的天性。小时候在农村,能接触到美的就是家中土墙上贴的年画、《三国演义》故事、香烟盒上的烟标画。我们那里没有印花布,妇女为了追求美,用白布打个结,染一下展开,就是一朵花;我用高粱秆做成梅花,放在水中一泡,也是一朵花。那时我所谓的天赋就是喜欢书上的插图,常用树枝在地上圈画成图,小学美术考试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
       抗战胜利后,一到星期天就跟中学美术课王仲文老师出去写生,看他作画,在他的影响下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初中二、三年级时,画大公鸡写意画,还经常在学校搞漫画宣传。
       高中毕业前,正好全国解放。由于宣传任务繁忙,经常调我出去画画,影响了文化课的学习,毕业时以至于数学不及格。为了扬长避短,更为了自己的爱好,投报了美术专业,因为数学可以免考,所以考上了南京大学艺术系,跨进了艺术的殿堂。
       倪:进入大学后最使你激动的是什么?那时回乡探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喻:南京大学艺术系前身是老中央大学艺术系,当年徐悲鸿先生曾在此主持工作十多年。而在此任教的著名教授有傅抱石、陈之佛、秦宣夫等。进入这所大学,看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品,特别是看到陈之佛先生画的工笔花鸟画让我更加激动。
    傅抱石先生第一堂课带的就是陈之佛的画册,我觉得太美了。傅先生要我们从基础课开始临摹,我喜欢陈老这一路,当时看傅老的画还没有水平理解,看不懂。
       我经常在课余时间临摹陈老的画,那时刚解放,强调一切文艺都要为政治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对山水画、花鸟画都持批判的态度,所以陈老的心情不太好。因为我很喜欢他的画,我到他家去,他把他的画一张一张地拿给我看。我当时就想:像陈老这么漂亮的画,家乡的人能看到该多么好啊!
       毕业后,我回了一趟老家,到舅舅家带了些白糖、点心,还带了一卷年画,舅舅家亲戚很多,就要这些年画,抢的抢,藏的藏,看到群众对画的热爱使我深受感动。
    应:你的绘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有哪些具体事例?
       喻:我的作品《荷香鸭肥》创作于“文革”刚结束,是向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的献礼作品。我当时在省新闻出版局工作,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里,花鸟画被批判,我心里不服气,就画了《荷香鸭肥》这幅画。荷花、鸭子的题材上符合中央政策,下符合群众需要。当《荷香鸭肥》在省美术馆展出时,许多群众所表现出对花鸟画的热情令人感动。这是“文革”后第一张这么受欢迎的工笔花鸟画作品,经单幅画出版,第一版印行48万份就被售购一空。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徐州新华书店在卖我绘制的《茶梅双喜》、《牡丹双鸽》、《荷花鸳鸯》、《秋菊银雉》四条屏印刷品,一位来自贾汪煤矿的同志要把260套全买下来,作为单位奖励模范用,与其同时到的另一位顾客说这么好的画你不能一个人全买去。为了这四条屏的归属,两位顾客争吵了半天。
       广东花城出版社和香港三联书店联合出版我的挂历,曾经连续再版三年而不减销售势头,出版社苏晨社长说:“各家出版社印行的挂历当年能卖掉就很不错了,你的工笔花鸟画挂历能连续再版三年,真是一个奇迹。”
       有一次吉林出版社与书店订出版3万份工笔花鸟画年历的合同,印刷厂必须12月中旬赶印出来,由于印刷厂拖时,书店不肯接收,出版社就自己拿出去卖,结果3万份全售完,书店赶紧再印3万份,仍供不应求,又加印。上海印我的四条屏400万份也全都售完,江苏印《松鹤长春》全国发行,连印了6年。有关报刊做过统计,我作品的印刷量近亿张(册)。
       在许多影视作品的背景、布景中都挂有我的作品。如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电影《平原枪声》等。这些无形中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搞艺术的人如果离开群众,其艺术就没有任何意义。
       倪:谈到人民群众喜爱反映生活的艺术品,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创作出最生动、最美好、最优秀的艺术作品的?
       喻:生活是源,没生活就创作不出好的作品。画山水要到自然界去寻觅,画花鸟也一样,美好的东西并不是都摆在你面前,创作一幅画有时要跑很多很多的路。
       有一次到四川峨眉山画杜鹃,山的对面满是花,然而过不去,因为你的脚下就是悬崖峭壁,下面是万丈深渊;有的树很高大,有的树长满了青苔,爬不上去,跑了很多路,都画不到好的素材。正觉得很遗憾时,正巧来了一群旅游的学生,他们采了许多杜鹃花,我得到后十分高兴地画了大半天。
       画荷花,要仔细观察,就要下到水塘里去,这样它的茎、枝、叶的结构就能看得清楚。因为要画生动的好作品,必须到生活中去寻找,光对着《芥子园画谱》是画不出好作品的。
       我的作品每一笔都要画好,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群众,那么多人从我的作品中得到享受,我就非常激动;群众来看我的画,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最大的鼓舞,也是对我这一生最大的安慰,就是再累也值。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确实有她的高度、深度、难度。首先要去学习,去研究,再很好地去创造,因为前人起点就很高,你只有努力去研究,不断地去实践,哪怕增加一草一木,那都是好的。
       一个画家要“德艺双馨”,就是要对艺术创作的严谨、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只有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世界观,你才有将艺术向前推进的动力,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应:家乡人民对你的绘画如此热爱,为家乡出了个工笔画大师而自豪,要为你建艺术馆,用行动表达他们对你的崇敬之情,你能否向读者透露一些建馆情况?
    喻:我觉得艺术家不能脱离群众,多做些善事,多画一些画,让人民群众也能看到过去只有上层人、宫廷里的人才能欣赏到的艺术。
    前不久,家乡要为我建艺术馆,我觉得要给群众提供一个文化活动的场地。艺术馆建在镇上的中学旁,离我家的村庄很近,大概二里多路。
    江泽民主席亲自为艺术馆题了字,题的是“喻继高艺术馆”。有一位朋友准备用红底金字做成匾,等艺术馆落成时挂在上面。
       奠基那天,整个庄子的群众奔走相告,走到哪里,父老乡亲都想跟你说说话,真是感动人。有不少企业家出资出力,为艺术馆添砖加瓦。从中可看出人民群众对他们喜爱的艺术是用一种朴实的方式来表达。
       这让我想起30年前在宜兴的往事。那时,我们工作组到那里去开展工作,因前两次去的工作组没把工作搞好,群众对我们有抵触情绪,都不和我们说话,看到我们远远地就躲开了,我提出要为群众多做好事。例如:帮群众打扫房上的积雪;看望复员老军人,凑钱为他做棉裤过冬;帮助残疾小男孩做矫正手术。所做的这一切马上就传开了,都觉得工作组不错。今年在宜兴学习班时,我还带一些果篮和一些印刷画送给他们,群众非常热情,就用乌骨鸡、老母鸡回赠你,还将八仙桌一摆,铺了纸让你写字,我从不摆架子,跟他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生活是源,群众是流,光有“源”,没有“流”,就没有千年的“流传”。所以,一个艺术家要画群众喜闻乐见的,画群众所爱所想的,这才有意义。作品要鼓舞人心,要带有对党、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感情,只要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我就会毫无怨言地去做。
    结束对喻老的采访,我们深深感悟到老一辈艺术家爱国、爱民、爱艺的博大胸怀,他那提倡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境界,是我们现在急需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他让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理念,使我们看到人民群众才是艺术真正的推广者,他们当之无愧地享有这艺术的春天。
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至两宋已渐臻佳境,然自明清两代由于文人写意花鸟画的兴盛使其呈式微衰退之势。二十世纪,中西方文化的碰撞、社会的变革,艺术为大众的写实主义观念,为工笔花鸟画的复兴提供了历史机遇。
二十世纪工笔花鸟画复兴的领袖人物当是陈之佛,他把西洋色彩知识和图案的装饰美植入工笔花鸟画,突破了工笔花鸟画的某些固有程式,拓展和丰富了工笔花鸟画的本体语言。作为陈之佛大师的嫡传弟子,喻继高以五十五年的艺术实践在继承陈之佛大师的事业和开拓自己的艺术领域方面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而成为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继陈之佛、于非之后被公认的当代江苏乃至全国工笔花鸟画派的领军人物。
喻继高的工笔花鸟画因其雅俗共赏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究其原因是他的作品中包容了“民间性”、“宫廷性”和“文人性”。几乎每一个观众都可以从中找到欣赏的切入点,与之神交产生共鸣。
所谓民间性,实乃一个艺术家是否站在大众的立场。喻继高出生于穷乡僻壤的苏北农村,他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民间艺术给他无限的遐想和深刻的艺术启迪。他认为艺术之源是生活,而它的根在群众,艺术家对大自然不熟悉,对大众的审美需求不了解,画出的作品就不会为群众所喜爱。他画的《荷香鸭肥》中欣欣向荣的景象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四十八万张印刷品很快售罄。如果画的是残荷瘦鸭,能有这样的效应吗?纵观他的作品,构图丰满繁茂,色彩典雅明快,都是对生命的赞美和歌颂。在他的作品中找不到颓败没落、孤傲冷寂的情调,他的作品与民间艺术充满生机、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所谓宫廷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体现国家思想和政教而形成的画风;二是森严的艺术法度及范示。喻继高认为两宋院画的技法大多沿用至今,所不同的是今天作者的艺术观、审美观与古人不同,作品的艺术处理和境界也就有差异了。因此,在他的作品里,保留了院体画富丽、工整的特征,舍去了院体画的“萎靡柔媚”而直取其“周密不苟”,他在构图上惨淡经营,突破宋人以折枝花鸟为主的小格局,追求对自然再现的大境界。他的线条柔韧细挺,富有韵律,设色尤见功力。他的画往往用色纸做底色,在画的过程中营造出主调子,并在关键处用少量对比色。整体设色明快典雅、清新恬淡。在他的画中,我们看到了陈氏画风的传承关系和他对现代审美意趣的研究成果。作为“画院”画师,他为国家一些重要场所绘制的一批巨幅画作,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是古今历代画师所望尘莫及的。
喻继高作品中展现出的博大浑厚的民族精神、富丽堂皇的盛世气象、蕴藉典雅的人文情怀,喜庆祥瑞的和谐境界,不正是改革开放后,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精神写照吗?
喻继高的作品印数量多达上亿张,有着极广的读者群,其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对当今提倡构建和谐理想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教化功效,他已成为当代院体画的一代楷模。
所谓文人性,是指喻继高工笔花鸟画中所蕴含的诗情、词意和文人逸趣。《梨花春燕》一画让人联想起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小品《荷塘鹡鸰》,画面虽仅有数片碧荷,而图中一只疾飞的鹡鸰,打破了荷塘的寂静,展示出像柳永《望海潮》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辽阔境界,细细品味喻继高花鸟画世界那似婉约派词人般所营造的词境,让观众咏叹再三,陶然忘返。
中国文化中的民间性,宫廷性和文人性,原本具有对立性和排它性,而喻继高以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生活,以及高超的技艺将其熔于一炉,使之浑然天成,形成了其艺术的独有特色,确立了他在全国工笔花鸟画界承上启下、卓尔不群的历史地位。(扇面为喻继高作品)
 
(本文原刊于2001年8月20日《中国书画报》有增删)
作者:孙元亮 《花鸟画研究》主编
● 他的工作和业余爱好都是画
画,几十年如此,也不知坐坏了几把椅
子,绘画之于父亲已成为寄托理想和
人生境界的宗教;
● 现在我逐渐理解父亲对美好事
物的敏感,源自他善良的本性,他始终
没有忘记是从故乡残破的土墙里走出
来的,他的一切奉献均是豁达的感恩;
● 他继承并发扬光大了陈之佛的
艺术特质,从他这一代开始,工笔花鸟
画打开了一扇天窗;
● 我承袭了父亲的画种,也承袭
了他的血液,一笔一笔不吝体力地画
着,渐渐感悟到心境的平实和胸襟的
开阔……
父亲对于我来说始终具有两重身份,既是父亲,又是老师和同事。
在我眼里的父亲,是一位勤奋执著兢兢业业的人,天明即起,等我们起床,他已经伏案一两个钟头了。此时他才刷牙洗脸吃早饭,假如没有必不可少的事务工作,他依旧回到画桌前画他的画。可以说他的工作和业余爱好都是画画,用笔耕不辍来形容他是再确切不过的,几十年如此,也不知坐坏了几把椅子。
他还是位脾气急躁肝火盛旺的父亲。我小时候对他又恨又怕,我不明白依他的性格怎么会选择工笔画这样精微细致的形式来抒发寄托自己的理想。现在我逐渐理解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来自他善良的本性。
前几年我去了一趟父亲的老家徐州铜山喻庄。在许多新盖的小二楼中间一块狭小的空地上,有一圈石砌的老屋基,夯土墙已基本坍塌,仅存一个残破的门框。这是我爷爷当初分家时留给父亲的房子,看起来很小。父亲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怀着对美的向往考上南师,幸运地遇见了恩师陈之佛先生,被他笔下展现的鸟语花香深深吸引。工笔画的精耕细作是对父亲个性的一种制约和互补。如今我也画了二十多年的工笔画,我承袭了他的画种,也承袭了他的血液。每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坐在桌前一笔一笔目光短浅不吝体力地画着,心境便会渐渐地平实和开阔起来。绘画之于父亲不仅是生活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近乎成为他的宗教。五十五年每天每天的画作,已变成一种修行,寄托着他对美的理想和人生的豁达。虽然他现在有时还会着急发火,但他心底深处是对家人深切的关爱。
苦水里泡大的父亲对别人的困难总是尽力地去帮。曾经在很久以前的一趟火车上,一位带着孩子的农村妇女哭诉自己的不幸,父亲毫不犹豫把身上仅有的两千元钱全都给了她,还把一件线衣也塞给了那对母子。那时我们家里几乎没有存款,父亲下了火车是步行回的家。在他一笔一笔的耕耘中,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脖子也僵硬了,心脏在超负荷地工作着,家里的生活逐渐改善,他还是不忘自己是那间土屋里走出来的人,为家乡小学捐赠,为社会困难的人捐赠,这份真心诚意源自他对党对社会的那份感恩之心。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有对艰辛生活的记忆和对比,父亲的慈爱真正是想能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
作为艺术家的父亲,除了勤奋,还有对审美感知的天赋。他对自己的恩师陈之佛、傅抱石等先生感恩不已。工笔画自唐宋达到高峰以后被水墨文人画取代逐渐式微。因其程式化世俗化渐渐成为实用器物的装饰,与工艺美术贴近,一度为文人雅士所不屑。陈之佛先生以他的学养和对自然界的理解,以富有情感的画笔,赋予了工笔花鸟画全新的形态,也使工笔花鸟画这个画种重新焕发了艺术的光彩,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其画重新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种。我们知道,在中国画里,荒寒寂寥的风格较易受到称道,而富丽喜庆的一路较易流俗。而父亲从陈先生那里继承了欢快明丽的一路,以其朴素的情感和一颗平凡之心,亲近着大自然的花草。为人民服务不是他的口号,而是他的宗旨和信仰。因着他的性格,因着他的气质,因着他北方的血性,他不满足于在尺幅中游戏小情调小趣味。他对大自然的满腔热爱,对生命的赞颂,对生活的感激,要在广大之中得以抒发。他把工笔花鸟画画成巨幅,丈二,丈六,丈八,三米,五米,十米,在这些大作里,他的激情和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张扬。
我知道对于画工笔画的人来说,一张大画不是由一张小画放大而来,每增加一尺,付出的精神和体力是几何倍数的增加。在历史上,像父亲这样宏幅巨制的工笔画是前无古人的。
一次,我随父亲去南京人民大会堂拍一幅他为会议室画的大画《孔雀牡丹图》。远远看去画面典雅宁静,绚丽却又十分祥和,丰富又很稳健,一派正气,令我肃然起敬。这种出乎我意料的审美感受,促使我瞬间生发出对父亲的一种敬佩,一种感动。那天,我突然明白,因为靠得太近,我忽视了父亲的光环。我们各自画自己的画,常常相互不以为然,但我从这张画里,看到了他所赋予的那种独特气质,那种超然的、充沛的神貌,那种正大光明的精神世界。从改革开放至今,他创作大画的激情一直持续着,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有无报酬,无论家里有没有事,只要国家需要画画,政府需要画画,打起背包就出发。一去几个月,不计得失,还生怕给别人添麻烦。起初我以为他只想有个地方能画大画过瘾,而现在自己的画室也足已构画大作品,更何况年事已高,不胜劳累,何必依然如此?现在我明白,他是愿意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奉献他那颗感恩的拳拳之心。他常对我们说,我一个从徐州农村来的乡下人,没什么别的本事,就会画几笔画,国家给了我那么高的荣誉,我只有尽我所能才对得起国家。父亲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艺术家,他就是不倦地画画,画了那么多了不起的大画。他继承并发扬光大了陈之佛先生的艺术特质,从他这一代开始,工笔花鸟画重新繁荣起来,如同打开了一扇天窗,让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精彩。
父亲还在计划着他的创作,他想用自己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再画十来张丈六的大画。我已经看到了一片荷塘,看到了几树梨花,看到了一群孔雀……父亲心中更极致的美好世界正在渐渐地显现。
我衷心祝愿父亲保重身体,健康愉快!
(注:此文为喻继高从艺五十五周年艺术研讨会发言稿,本报刊发略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撰。作者为江苏省国画院花鸟画研究所所长)
  二十年前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农村孩子,后来参军当了兵。而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成为了一名团职军官,一名军校老师,成为一名年轻的工笔画家,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只因为有幸认识了恩师喻继高先生,是他改变了我的人生。
记得那是1990年元旦,我没经任何人介绍,独自一人敲开了喻老师的家门,这是我和喻老师第一次见面,那天喻老师陪了我将近一天时间,对我带去的几幅涂鸦之作,认真地分析点评,从构图说到用笔,从构线谈到用色,从整体讲到了局部,从上午九点多,一直谈到下午五点钟。从那以后,我的身影便时常出现在喻老师家中,喻老师把他数十年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盘托出,倾囊相授,他除了教我学画,更多的是教我做人,他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我,使我从中感悟到许多做人的道理。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为我作榜样。喻老师知道我是一名战士每月只有十几元津贴费,学画开支大,困难多,便主动提出提供我一些绘画材料减轻我的经济负担,给我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过去常听说拜师学艺,需要交多少学费,给老师送多少礼,逢年过节要去看老师,要搞正规的拜师仪式,行拜师礼,这都是人之常情的事。然而,十几年了,喻老师从不让我这样做,偶尔用微薄的津贴去买一点不上档次的小礼物或回老家探亲时稍上一点土特产,本想表示一下学生一点心意,却每次都遭喻老师的批评,他常对我说:我们不需要那些俗套的礼节,只要你把画学好,多出作品,出好作品,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喻老师考虑到我绘画基础差,底子薄,将来想在绘画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到艺术院校接受一些正规的训练和系统的理论学习,于是便主动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的领导联系,同时,还专门给南京军区的领导写了一封信,以一名画家的身份请求部队为我创造上学的机会,于是1991年9月我顺利地跨进了梦寐以求的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大门,开始了正规系统的学习。
在军艺学习期间,喻老师更加关心我的学习,同时对我的要求也更高了、更严了,他再忙每月都要给我写好几封信,信中总是督促我的学习,关心我的生活,每次到北京出差或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作画,总要到学校来看望我,向我的任教老师了解我的学习成绩等等,同学们看到了总是用羡慕的口吻问我,你跟喻老师到底什么关系?这么有名气的大画家,怎么会对你这么关心?谁介绍你认识的?
  其实,喻老师不光对我这么好!他对所有的人,特别是对他的学生和向他求救的一些好学青年,都一样是那么热情,他始终把培养下一代作为自己的责任,总是无私地为他人奉献!
1992年大年初二,我跟随喻老师登上飞往云南的飞机前往昆明、西双版纳等地考察写生,这次写生长达五个月之久,可以说这次写生对我后来十几年的创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喻老师时年已63高龄了,但仍然每天坚持早出晚归,到野外写生,经常头顶烈日,一画就是一整天,他除了自己写生外,还要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处理景物。那些日子里我们遇到了许多从全国各地到这里来写生的画家和美院师生们,他们得知喻老师也在这里写生,无论白天晚上都有人来拜访喻老师,而喻老师也始终平易近人,不厌其烦地一个个接待,帮助和辅导他们,有许多人因此而改变行程,不愿离开版纳。喻老师与当地群众的关系也极融洽,所到之处无不留下良好的印象,他出来带钱不多,又经常慷慨解囊为当地贫穷的百姓解难,所以吃住非常简单。在我们完成写生任务即将离开版纳时,喻老师主动提出为在这几个月里为我们服务的服务员,每个人画一幅画或写一幅字作为纪念,他们作梦也没想到竟然能得到大画家的真迹。当我们离开版纳的时候,自发来送行的群众多不胜数,排了一排又一排,个个都留下了依依不舍的热泪。
1993年7月,我军艺学习结束之际,国家文化部办公厅邀请我创作一幅60米长1米高的巨幅工笔人物画《大驾卤薄图》。该画的难度非常之大,得知这个消息,喻老师非常高兴,也非常支持,专程从南京赶往北京,他一直鼓励我说:“大成我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完成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支持你”,在喻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三年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1998年10月,中国第四届工笔画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我有幸获得了本次大展的金奖。更有幸的是此次大展全国五位金奖得主中,有二位是喻老师的学生。大展开幕那天,我和喻老师都应邀出席了开幕式。许多在场的画家和同仁得知喻老师二位学生获得金奖,都说喻老师教育有方,向他表示祝贺,而喻老师却欣慰而谦虚地说了一句:“完全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喻老师在学画上,把我当作学生来认真培养,在生活上和为人处世方面,他则始终把我当作儿子严格要求,而在外人面前或某些场合向别人介绍时,他却总是说我是他一位非常知己的朋友,对此起先我困惑不解,喻老师每次给我写信总是称呼我“仁弟”,也让我感到无法接受,因为他的年龄至少是我的父辈了,久而久之我才懂得这是他的谦虚和高深修养的体现。这就是一位艺术大师的博大情怀。
李大成
  为纪念工笔画大师陈之佛先生诞辰110周年,同时也为我省工笔画家提供一个切磋技艺、共同提高、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以促进江苏工笔画艺术发展,打造江苏文化品牌。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联合举办《2006年江苏省工笔画展览》。由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美协、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承办。展览于9月30日至10月7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这是一次高水平、单画种(工笔)的展览。作品中评出金、银、铜奖共19件。现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省花鸟画研究会陈修范、李有光(获银奖)、贾俊春、陶涛(获铜奖)。
  1996年10月出生福建连城,师从著名画家喻继高先生,91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受教于著名画家刘大为等老师。现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参展年表
89年10月作品获南京军区空军书画展一等奖
92年8月作品入选全军美展
93年9月作品获全国93,中国画大展铜奖
94年4月作品获全国第三届工笔画大展铜奖
96年5月作品获南京市首届美术双年展金奖
96年5月作品获江苏省青年美术作品展金奖
96年8月获南京市美术创作十佳称号
98年10月作品获全国第四届工笔画大展金奖
99年12月作品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
2001年5月作品获上海青年美展优秀奖
2001年8月获上海市建党八十周年美展优秀奖
2001年12月作品入选上海美术大展
2002年作品赴美国洛杉矶举办的2002中美杰出艺术家作品展
2002年作品入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3年9月作品获上海市江南之春作品展优秀奖
2003年11月作品参加上海中国画院年展
2004年9月作品入选全国第十届美术大展
2004年10月参加上海中国画院中青年画家提名展
2004年10月在上海市朵云轩举办十三人作品联展
2004年11月在厦门市举办个人画展
2005年8月作品入选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全国大展和上海中国画院年展
2005年10月作品入选上海市首届花鸟画展
2005年12月作品入选上海美术大展
2005年12月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5中国百家金陵展》
2006年6月作品参加在内蒙古举办的“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93年至95年应国家文化部办公厅邀请赴京三年独立创作我国历史题材方面最长的工笔人物画《大驾卤簿图》。该画长60米高1米,96年7月6日至20日,在台湾省台北市中山纪念堂,首次公开展出,作品收藏于台湾。
 99年3月至5月应邀赴中南海协助喻继高老师为总书记外宾接待厅创作8米长3米高的巨幅工笔花鸟画《苍松瑞鹤沐朝晖》。
99年5月作品《相伴青山绿水间》被中南海收藏。
99年9月作品《孔雀》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97年9月,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李大成画集》。
2004年3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李大成工笔花鸟画艺术》。
2006年1月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出版《李大成工笔花鸟画技法(一)》。
2006年9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全国美展获金奖画家典藏丛书—李大成》
近年来,合出画册近30本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厦门电视台、龙岩电视台分别作过专题报道。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美术》、《美术观察》、《书与画》、《国画家》、《美术报》等国内数十家报刊杂志及各类画册发表过作品百余幅,学术论文十余篇。
 
 
 

来源:本站原创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条: 没有上一个了
  下一条: 喻继高艺术研讨会
 
通用网址:喻继高 喻继高美术馆 中文域名:喻继高.com 喻继高美术馆.com
喻继高美术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珠峰在线
电话:0086-25-8361 2162 传真:0086-025-8361 2162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2-5号 邮编:210000
苏ICP备140559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