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风范 作品展示 艺术评论 艺术动态 屠美如 喻 慧 贵宾留言
 
·江苏喻继高艺术基金会简介...
·时空·流痕
·人民艺术家——喻继高
·喻继高作品市场行情走势
·喻继高的工笔花鸟画艺术
·我省评出十大中华文化人物...
·公告三
更多>>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高贵与平易(一)
·高贵与平易(二)
·高贵与平易(三)
·高贵与平易(四)
·高贵与平易(五)
·高贵与平易(六)
更多>>
 
·喻继高给社会各界人士的一...
·拍卖信息链接
·2007年12月28日北京奥运会...
·2007年12月28日北京奥运会...
·2007年12月28日北京奥运会...
·2007年12月28日北京奥运会...
·2007年12月28日北京奥运会...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屠美如 > 论 文 > 论 文
论生态式美育与儿童的整体性教育建构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 屠美如  发表时间:2009/11/13  阅读:7462]

      生态式美育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核心,吸收我国美育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的精神,通过艺术建立人与自然间的真正和谐。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美育体系中以人定胜天观念为内核的理性精神,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研究试图以新的综合,寻求建设现代人格的教育模式。这是一种以人文教育为中坚的生态式教育,也是一种艺术化生存的教育,是人的一种全面的和整体的生存方式。
      生态式美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达到人在实践中的全面自由发展。也就是说,人通过这种发展达到三个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自然与人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是人类在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中的最高理想。
      这是因为审美-艺术教育离不开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美的教育能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需要,同时,在艺术活动中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达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透过艺术教育,人学会了以审美的态度观照自然,以审美尺度改造自然,实现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大自然赋予人类基本的艺术语言,赋予艺术以活的生命力。在艺术活动中,人更贴近自然,回归自然,使自然与人达到统一。 
      艺术代表的是最丰富的感性领域,最能发掘人的感性潜能。透过艺术的形式,使人的情感纳入理性的调节和升华。所以,艺术教育能使感性和理性得到统一。
 当今高度工业化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隔离状态,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的生存,需要通过艺术,使人的天才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保证人与人之间心灵与情感的交流,为受到工业化异化的人类,踏出一条回归自己的路。 
     从本质上说,生态美育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它通过最直接的生命活动,通过对美的激发、诱导,直达生命的本源。它调动了人的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挖掘了人在非理性的、无意识层次的、生命潜在能力,使人获得更加完美合理的、有情感、有智慧的个体。在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活动中,在有序的社会性和自然环境下,体验生命的奥秘,体验自身与自然,与社会的一致性,使人的精神和心理回到自然的生态中,使人的心灵贴近“智慧”本身的结构。艺术和审美智慧,就是这样一种有情感介入的、整体性的思维模式。应当就,这是达到人全面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产生智慧型人类的关键。
      生态式美育不是纯粹的美育知识教育,更不是艺术技法教育,而是以培养儿童敏锐的审美感受力、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能力为基础的,全面人格塑造的素质教育。它模仿自然的生态系统,使美学与艺术学科、美学与其它各科之间达到最佳的组合,形成一种互生、互补、交义融合、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最后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智慧型人才。这样的人,最善于吸收各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息,从而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创造。
      生态式美育的方法,不是传统的灌输式美育、园丁式美育所能承担的。灌输式美育也是我们直至当今仍普遍采用的,以艺术的技能技巧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学
生灌输技法。培养出来的人才,艺术技巧很高,文化素养很低;模仿性强,创造性低。园丁式美育是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把儿童看成是一粒正在发育的种籽,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把儿童艺术的自我表现放在第一位,提倡让儿童自己去探索发现。教师要象园丁那样,为儿童的艺术潜能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生态式美育认为儿童的潜力不是现成的和早已存在的东西,而是在一种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生发出来的。它既不处于先天领域,也不处于后天领域,而是处于先天和后天的边缘领域。边缘领域需要对话,只有在各种对话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被捕捉到。所以,生态式美育提倡教学的融合,提倡整体性塑造。主张各种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建立起一种生态的系统,相互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生态式审美教育的全面实施,将有力地冲击现实生活中,幼儿园、小学,深受传统影响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正规教育。当今,分科教学是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主流。它使每一门学科教学深化、细化,把各科看成是彼此独立的、互不相干的知识板块,使原本与自然贴近的儿童逐渐远离生活,学到一些甚至较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各科之间的生态关系,造成偏面性发展。
      在课程改革方面,生态式美育建立了一种最开放的,以美育为突破口的,整体性建构的课程模式。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整合。也即是情感和理智的整合;个人和社会性的整合;教学和生活的整合。其目标就是要在人类社会中,发展完整的个人。建立一种使人性、理智和社会互相协调的新型课程。它主张课程要在学科基础上,进行知识综合的形式,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从整体角度考虑,设计一种有机的整体性课程。它还主张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类主体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儿童与教师的交往生活是整个社会性生活的有机构成,学校课程与其它社会生活的关系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它又主张课程设计要强调学生的兴趣、需要,课程必需适应学习者,学习者的经验即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是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师的使命是为学习者选择提供情景、创造条件和机会,并在学习者需要时提供指导。
      在艺术学科的内容改革方面,生态式美育有强大的人文转向,它建立了以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的人文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体系。在加强学生艺术素养的前提下,使艺术与其它课程相互渗透,注意把知识、道德、审美融合起来,在各学科相互碰撞、对话和交融中,生成智慧,培养出头脑灵活,充满自信,具有创造性的、智慧型人才。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应当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既有丰富敏锐的感受和直觉能力,又有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的,个性完美的人。这样的人符合新世纪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具有审美文化素养的人,他总是充满好奇心,灵活地对待一切新问题和新经验,敢于反潮流,善于探索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个性。
      在幼儿教育的改革方面,我们认为在早期人类的思维活动和行为中,艺术和科学、直觉与逻辑思维、认识与伦理都是浑然一体的,没有明显的区别。对幼小的儿童来说,在他们的心灵中,真、善、美也是自然统一的,没有分化。反映在儿童的活动中,游戏、童话、艺术活动是儿童智慧、道德、审美的自然统合的表现,也是儿童整体发展的明证。苏霍姆林期斯基说过:“我千百次地证实:缺少了诗意的、美感的交流,孩子说不可能得到智力发展…美和活跃的思想犹如阳光和花朵那样有机地联系着。”
      为此,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分裂隔离状态,使学科的结构化,建立相互交义融合的整体性课程结构。我们参考了康德对认识、伦理、审美等三个不同领域的区分;也参照了哈贝玛斯对三个领域的解释,他提出了三种认识能力,即认识与外部世界的客观物体有关;伦理是对社会领域中的各种规范;而审美则与内在的自我世界相联系,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理论。将幼儿园原有六门课程,归并为三大领域:社会、科学、艺术,统整语言、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分科体系。同时,以“美”为中心,实现与各科之间的融合。具体地,表现在目标上有三大特征:
(1)   在社会领域学习中,突出“爱心”。在引导儿童认识周围环境的过程中,注意爱祖国、爱集体、爱同伴、爱老师、自我认识的教育。学会关心、学会帮助,学会礼貌、学会同情.
(2)   在科学领域的学习中,突出“生命”的搏动。人是自然之子,用自然的新鲜、美丽、变幻无穷、繁衍生息教育儿童,使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以大自然为家,学习爱护自己的家——地球。
(3)   在艺术领域中,突出“美”的体验。艺术不纯粹是艺术技法教育,而是通过艺术
      欣赏和创作的相互融合和渗透,达到提高儿童的审美感觉和艺术创造能力的目的。
      用“爱”、“生命”、“美”的精神,启迪幼儿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从而从根本上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
 

来源:本站原创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条: 学前儿童中国画欣赏教学研究
  下一条: 我的儿童艺术教育观—— 美、生命、爱
 
通用网址:喻继高 喻继高美术馆 中文域名:喻继高.com 喻继高美术馆.com
喻继高美术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珠峰在线
电话:0086-25-8361 2162 传真:0086-025-8361 2162 地址:南京市湖南路2-5号 邮编:210000
苏ICP备14055961号